•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建于重庆的中国地理研究所,经过八十年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资源环境领域具有引领作用的综合型研究机构,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公认的高端智库,为国家和地方区域发展规划做出突出贡献,在环境整治、生态建设以及遥感和GIS技术应用方面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研究所是中国地理学会的挂靠单位,主编《地理学报》等著名的地理学期刊,领导我国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研究所还发布各类数据推动科学共享,出版《中国国家地理》等杂志推动科学普及,承担重要的国家地理公共责任。八十年来,研究所培养和孕育了我国一代又一代著名地理学家,是我国著名的资源环境领域研究生培养机构。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1个中科院工程实验室和1个所级重点实验室。现有职工642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0人,其他各类人才56人。研究所研究领域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自然资源学等地理学绝大部分研究内容,以及生态学、环境科学和气候学等特色研究领域。研究尺度从全球、国际、周边、全国和关键区域,涵盖多层次的空间尺度,是我国开展全球尺度和国家尺度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机构。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战略眼光和国家情怀的资源环境领域高端人才为目标,建立了完备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所现有在岗博士生导师153人,硕士生导师206人。有地理学、生态学和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环境科学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另有气象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资源与环境和农业硕士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研究所建立了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研究生享有高于国家规定3-4倍的奖助学金,额外设置了“所长奖学金"和“所优秀毕业生奖”,激励优秀学生的成长。目前在读研究生1400人,其中博士生826人,硕士生539人,外国留学生35人。2026年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92人左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8人左右,博士研究生155人左右,其中拟接收硕士推免生126人左右、拟接收直博生124人左右,2025年实际招收硕士推免生85人、直博生54人。因实际录取推免生可能会影响硕士统考生拟招生计划数,推免招生结束后会在地理所官网发布统考生计划数。 本目录中为2026年预计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和国科大下达计划后,培养单位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分专业计划数为准。 欢迎有志于进一步深造的优秀青年报考!报考前请与导师联系或在研究所招生网站查看导师是否有招生指标。有关报考信息请及时查看研究所招生网页“http://www.igsnrr.cas.cn/yjsjy/tzgg/”及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招生”。

单位代码 80060 单位地址 北京市安定门外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 100101
联系部门 招生办 联系电话 010-64861190 联系人 徐晶
电子邮件 xuj@igsnrr.ac.cn 目录类别 直博生
网址 http://www.igsnrr.ac.cn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预计招生 备注
070501 自然地理学
36
01 (全日制)自然灾害与灾害风险;气候变化与高寒灾害
崔鹏
02 (全日制)土地资源
石玉麟
02 (全日制)土地资源
许尔琪
03 (全日制)地理环境模拟
许端阳
04 (全日制)地理环境模拟(国土安全专项)
许端阳
国土安全专项
05 (全日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葛全胜
06 (全日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国土安全专项)
葛全胜
国土安全专项
07 (全日制)气候变化
郑景云
07 (全日制)气候变化
张学珍
08 (全日制)气候变化与植被物候
戴君虎
08 (全日制)气候变化与植被物候
王焕炯
09 (全日制)联培-气候变化
郝志新
与北师大联培科研博士
10 (全日制)全球变化与粮食安全
刘玉洁
11 (全日制)土地生态学
戴尔阜
12 (全日制)植被演变与全球变化
赵艳
13 (全日制)地表过程、全球变化、水文水资源
王训明
14 (全日制)寒区地下水水文学
王平
15 (全日制)雷达水文气象学
戚友存
16 (全日制)联培-流域水循环与水环境
宋献方
与北师大联培科研博士
17 (全日制)农业水文与全球变化
冷国勇
18 (全日制)水文气象、自然灾害
桑燕芳
19 (全日制)水文水资源
于静洁
19 (全日制)水文水资源
孙福宝
19 (全日制)水文水资源
刘文彬
20 (全日制)水文水资源(国土安全专项)
孙福宝
国土安全专项
21 (全日制)水文水资源、遥感水文
高彦春
22 (全日制)水文学与水资源
刘昌明
22 (全日制)水文学与水资源
张永勇
22 (全日制)水文学与水资源
刘小莽
22 (全日制)水文学与水资源
韩冬梅
22 (全日制)水文学与水资源
张永强
23 (全日制)水资源、水环境
卢宏玮
24 (全日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
方海燕
25 (全日制)遥感、水文水资源
赵罡
26 (全日制)遥感水文
朱文彬
070502 人文地理学
24
01 (全日制)经济地理
樊杰
01 (全日制)经济地理
陆大道
01 (全日制)经济地理
张文忠
02 (全日制)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
王姣娥
02 (全日制)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
宋周莺
03 (全日制)城市地理学
鲍超
03 (全日制)城市地理学
马海涛
03 (全日制)城市地理学
邓羽
04 (全日制)城市化与空间治理
陈明星
05 (全日制)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杨振山
05 (全日制)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王振波
06 (全日制)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国土安全专项)
王振波
国土安全专项
07 (全日制)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
方创琳
08 (全日制)联培-创新地理、舆情地理
王光辉
与北师大联培科研博士
09 (全日制)联培-交通地理
黄洁
与北师大联培科研博士
10 (全日制)交通地理
王成金
11 (全日制)旅游地理
席建超
12 (全日制)旅游地理与生态学
杨兆萍
13 (全日制)农业地理与土地利用
王介勇
14 (全日制)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
刘彦随
15 (全日制)区域发展
刘卫东
16 (全日制)人文地理
孙思奥
17 (全日制)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
李裕瑞
18 (全日制)行政区划与空间治理
王开泳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26
01 (全日制)地理科学大模型与地球空间智能
周成虎
02 (全日制)GeoAI/空间智能
李连发
03 (全日制)大数据分析与计算
赵娜
04 (全日制)联培-地理大数据分析
葛咏
与北师大联培科研博士
05 (全日制)联培-地理大数据挖掘
杜云艳
与北师大联培科研博士
06 (全日制)地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裴韬
07 (全日制)地理空间智能
姚凌
08 (全日制)定量遥感
李召良
09 (全日制)全球遥感
刘荣高
10 (全日制)全球遥感(国土安全专项)
刘荣高
国土安全专项
11 (全日制)生态模型与系统模拟
范泽孟
12 (全日制)时空大数据与地理智能
苏奋振
13 (全日制)时空大数据与地理智能(国土安全专项)
苏奋振
国土安全专项
14 (全日制)时空大数据智能分析
王江浩
15 (全日制)数字地貌与行星地貌
程维明
16 (全日制)遥感大数据与地理智能
杨晓梅
17 (全日制)遥感大数据与智能建模
唐荣林
18 (全日制)资源环境信息系统
徐新良
19 (全日制)生态信息学
何洪林
20 (全日制)数字孪生流域
吴锋
21 (全日制)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
邓祥征
22 (全日制)全球变化生态学
吴朝阳
23 (全日制)全球变化生态学(国土安全专项)
吴朝阳
国土安全专项
24 (全日制)生态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
匡文慧
25 (全日制)时空信息分析与模拟
史文娇
26 (全日制)联培-生态模型、生态大数据
黄元元
与北师大联培科研博士
0705Z1 自然资源学
2
01 (全日制)城市化及资源环境效应、冰雪经济
李宇
02 (全日制)食物消费与粮食安全、资源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王灵恩
071300 生态学
25
01 (全日制)生态系统生态学
石培礼
01 (全日制)生态系统生态学
于贵瑞
01 (全日制)生态系统生态学
温学发
01 (全日制)生态系统生态学
王秋凤
01 (全日制)生态系统生态学
陈智
02 (全日制)草地过程和功能
田大栓
03 (全日制)根系生物学
马泽清
04 (全日制)联培-内陆水体碳循环
高扬
与北师大联培科研博士
05 (全日制)植物水分生理生态
付晓莉
06 (全日制)流域水文和生态水文
罗毅
07 (全日制)农田生态学
李静
08 (全日制)农业生态、农业遥感
孙志刚
09 (全日制)全球变化生态学
陶福禄
09 (全日制)全球变化生态学
张扬建
09 (全日制)全球变化生态学
朱军涛
10 (全日制)全球变化生态学、生态遥感
伏正
11 (全日制)全球变化与农业水文
艾治频
12 (全日制)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
牛书丽
13 (全日制)森林生态
寇亮
14 (全日制)生态系统过程与环境
李发东
15 (全日制)生态学
张宪洲
15 (全日制)生态学
余开亮
16 (全日制)土壤生态学
张心昱
17 (全日制)土壤碳-氮耦合循环
方华军
18 (全日制)有机碳周转与稳定性
徐兴良
083001 环境科学
11
01 (全日制)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安全
廖晓勇
02 (全日制)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国土安全专项)
廖晓勇
国土安全专项
03 (全日制)环境修复
雷梅
04 (全日制)联培-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种养循环利用
刘洪涛
与北师大联培科研博士
05 (全日制)联培-资源工程与环境修复
郑国砥
与北师大联培科研博士
06 (全日制)地理环境与健康
杨林生
06 (全日制)地理环境与健康
李海蓉
07 (全日制)环境地理学
梁涛
07 (全日制)环境地理学
阎秀兰
07 (全日制)环境地理学
王凌青
08 (全日制)环境地理与健康地理
李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