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以下简称“武汉植物园”)1958年正式成立,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育和科普开放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我国三大核心科学植物园之一。 武汉植物园确定的发展定位与目标为:立足华中,致力于全球亚热带和暖温带战略植物资源收集、保育与可持续利用,以及流域治理和大型工程生态安全中的科学前沿问题和重大技术瓶颈,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依托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和“神农设施”等平台,为“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与决策依据,成为世界知名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教育基地,建成特色鲜明、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植物园。 现有在职职工290余人,研究生导师90余人,在读研究生260余人。设有植物学、生态学2个博士学位培养点,植物学、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生物与医药4个硕士学位培养点。参与共建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湖泊与流域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建有中国-津巴布韦农业生态与经济作物“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有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国家荚蒾属种质资源库、中国科学院丹江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水利部三峡工程运行安全综合监测系统消落区生态环境监测站、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特色资源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优质猕猴桃高效生物育种及加工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较完善的科学研究平台体系。 武汉植物园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肯尼亚等4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并于2007年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2013年,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作为中国政府在境外援建的第一个综合性科教机构获批建设,是我园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已成为中非科教合作及科技援外的示范基地。 2026年武汉植物园预计接收19名推荐免试生,4名直博生。本目录中标示的招生人数为2026年预计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和国科大下达计划后,我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分专业计划数为准。 热诚欢迎广大学子报考我园! 网 址:http://www.wbgcas.cn E-mail: wbgyzb@wbgcas.cn
单位代码 | 80108 | 单位地址 | 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九峰一路201号 | 邮政编码 | 430074 |
联系部门 | 国际合作与教育处 | 联系电话 | 027-87700888 | 联系人 | 兰老师 |
电子邮件 | wbgyzb@wbgcas.cn | 目录类别 | 直博生 | ||
网址 | http://www.wbgcas.cn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预计招生 | 备注 |
071001 植物学 | 2 | ||
01 (全日制)东亚植物演化、保护与创新利用 |
邱英雄
|
||
02 (全日制)系统与进化植物学 |
闫娟
|
||
03 (全日制)植物演化与功能基因组学 |
魏娜
|
||
04 (全日制)非洲植物多样性演化与保护 |
刘帆
|
||
05 (全日制)猕猴桃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 |
李大卫
|
||
06 (全日制)被子植物早期演化 |
石涛
|
||
07 (全日制)猕猴桃种质资源与育种 |
钟彩虹
|
||
08 (全日制)草坪草与牧草分子育种 |
高磊
|
||
09 (全日制)园艺植物基因组与分子改良 |
高磊
|
||
10 (全日制)果树分子育种 |
韩月彭
|
||
071300 生态学 | 2 | ||
01 (全日制)入侵生态学 |
黄伟
|
||
02 (全日制)植物繁殖生态学 |
杨春锋
|
||
03 (全日制)进化生态学 |
魏娜
|
||
04 (全日制)水域生态过程学 |
刘文治
|
||
05 (全日制)环境基因组学 |
杨玉义
|
||
06 (全日制)系统生态学 |
张全发
|
||
07 (全日制)水陆交错带生态学 |
叶琛
|
||
08 (全日制)宏观生态学 |
陈思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