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2月3日,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研究所是以微生物资源、工业与应用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与分子免疫为主要研究领域,面向国际前沿,面向国家需求,在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利用开发、工农业发展、能源开发、人口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施成果转化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微生物所是首批获得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和自行增列博士生导师单位,1988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现设有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生物与医药等8个学科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拥有一支学术造诣精深、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导师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30余人,博士生导师70余人,在学研究生500余人,在站博士后100余人。接受推荐免试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前来攻读学位,招生计划中含推免生名额(推免生及直博生录取情况请随时关注研究所主页)。本目录中为2026年预计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和国科大下达计划后,培养单位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分专业计划数为准。报考条件同中国科学院大学有关规定,报考程序按国家统一部署进行。 网址:www.im.cas.an 电子邮件:enroll@im.ac.cn
单位代码 | 80113 | 单位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 邮政编码 | 100101 |
联系部门 | 研究生部 | 联系电话 | 010-64806191 | 联系人 | 王老师 |
电子邮件 | enroll@im.ac.cn | 目录类别 | 直博生 | ||
网址 | http://www.im.cas.cn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预计招生 | 备注 |
071005 微生物学 | 4 | ||
01 (全日制)真菌多样性与生命大数据 |
蔡磊
|
||
02 (全日制)真菌基因组进化与表观遗传调控 |
段守富
|
||
03 (全日制)超级真菌毒力及耐药基因组挖掘 |
高佳鑫
|
||
04 (全日制)微生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与生物催化 |
王罗医
|
||
071007 遗传学 | 3 | ||
01 (全日制)植物-病原互作与植物免疫 |
林啸
|
||
02 (全日制)微生物组工程 |
邱金龙
|
||
03 (全日制)微生物致病机理 |
张杰
|
||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5 | ||
01 (全日制)微生物药物的合成生物学创制与人体健康 |
陈义华
|
||
02 (全日制)人工智能酶设计赋能碳资源高效利用 |
崔颖璐
|
||
03 (全日制)高价值化学品的生物合成研究 |
唐双焱
|
||
04 (全日制)生物催化合成药物 |
吴边
|
||
05 (全日制)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
张延平
|
||
100102 免疫学 | 1 | ||
01 (全日制)免疫应答与疫苗设计 |
王奇慧
|
||
100103 病原生物学 | 3 | ||
01 (全日制)肿瘤细胞治疗与T细胞免疫或病毒细菌疫苗 |
高福
|
||
02 (全日制)感染免疫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 |
杨娜
|
||
03 (全日制)微生物单细胞表型组学技术开发及应用 |
朱军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