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原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2001年更名),在我国著名科学家叶渚沛院士倡导下于1958年正式成立,目前已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一所从事过程工程科学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所。本所始终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致力于物质在化学、物理和生物等转化过程中的流动、传递、反应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前沿研究。发展过程工程,支撑过程工业,发挥骨干与引领作用。以时空多尺度结构为核心,加强过程强化与系统集成研究,突破过程工业中共性关键问题;从工艺创新、过程量化、工程实施三方面开展工作,创建高效清洁的物质转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解决实验室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与工程和工业部门合作,输出集成技术,从而推动我国过程工业的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升级。 研究所持续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形成了“3+3 国家级平台”新格局,包括介科学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药制备与递送全国重点实验室、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石油化工分子转化与反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以及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能源局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市研发平台。研究所以促进重大产出、承担重大任务、培育人才队伍为核心,集中优势力量组建12个研究部,大幅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研究所以促进重大产出、承担重大任务、培育人才队伍为核心,集中优势力量组建12个研究部,大幅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研究所拥有一支2000余人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其中,两院院士6名、高层次人才113名,研究员和副研究员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00余名,3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占全所人员33%。截止2024年底,共有在学研究生709人,其中硕士生301人、博士生408人,外国留学生51人。 过程工程所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我国首批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过程工程所现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学术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设有材料与化工专业型博士/硕士培养点,资源与环境和生物与医药专业型硕士培养点。预计2026年招收80余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包括62名左右的硕士推免生)。本目录中为2026年预计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和国科大下达计划后,培养单位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分专业计划数为准。 我单位每年从国内知名高校选拔若干名优秀本科生参加由我所组织的大学生暑期学校(暑期学校学员占当年硕士录取人数的55-65%),具体信息可浏览我单位研究生教育网站。自2011年开始从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中选拔优秀本科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过程工程所目前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拥有完善的大型仪器设备和方便快捷的数字化图书馆。 2026年我们将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研究生收费的相关规定,同时将大幅提高研究生奖助学金水平确保现行研究生待遇不受影响,还设立了多项研究生奖学金(所长特等奖1万元),奖学金覆盖率高,请大家放心报考。目前博士实发助学金为5630元/月,硕士研究生(含学术型和专业型)实发助学金为3550元/月,医疗商业保险全覆盖,此外还向每位硕士研究生提供生均8000元/年的学业奖学金、向每位博士研究生提供生均13000/年的学业奖学金。 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http://edu.ipe.ac.cn/,招生办邮箱:yzb@ipe.ac.cn

单位代码 80041 单位地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二街1号 邮政编码 100190
联系部门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 010-82544960 联系人 闫兴娟
电子邮件 yzb@ipe.ac.cn 目录类别
网址 http://www.ipe.cas.cn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预计招生 备注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2
01 (全日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纳米材料设计与环境净化、传感、绿色涂料与涂层、储能等应用
刘海弟
01 (全日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纳米材料设计与环境净化、传感、绿色涂料与涂层、储能等应用
武晓峰
01 (全日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纳米材料设计与环境净化、传感、绿色涂料与涂层、储能等应用
张冬海
01 (全日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纳米材料设计与环境净化、传感、绿色涂料与涂层、储能等应用
李双德
01 (全日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纳米材料设计与环境净化、传感、绿色涂料与涂层、储能等应用
韩宁
02 (全日制)特种粉体合成与改性、先进锂电池电极材料、先进能源材料、生物材料、封接玻璃、粉末冶金、3D打印
朱庆山
02 (全日制)特种粉体合成与改性、先进锂电池电极材料、先进能源材料、生物材料、封接玻璃、粉末冶金、3D打印
杨亚锋
03 (全日制)复合材料、金属高温涂层防护及材料化工
张伟刚
03 (全日制)复合材料、金属高温涂层防护及材料化工
黄传兵
03 (全日制)复合材料、金属高温涂层防护及材料化工
于守泉
04 (全日制)功能粉体材料及其等离子体技术
袁方利
05 (全日制)新能源材料、储能及应用
谭强强
06 (全日制)新型二次电池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水系碱金属离子电池(钠、钾离子电池)、高比能固态电池(锂、钠电池)、电池材料多尺度计算与模拟。
蒋礼威
07 (全日制)能源转化及环境净化用纳米结构材料
杨军
08 (全日制)纳米能源材料与分子器件、非平衡金属材料
王钰
09 (全日制)节能环保材料及陶瓷膜
刘开琪
10 (全日制)绿色新能源催化反应及材料
张光晋
11 (全日制)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
崔彦斌
12 (全日制)微纳结构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
王宝
13 (全日制)膜材料研发,催化材料与反应
李玉平
14 (全日制)新能源材料、储能、应用
张会刚
15 (全日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器件。 开发新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开展结构调控和界面强化研究;钠离子电池正极低成本制备和放大,研发相应的电
赵君梅
16 (全日制)生物分离材料、药物控释制剂的制备和应用、纳微颗粒制备及应用、长效缓释制剂、生物材料与药物剂型、生物分离材料制备和应用等
巩方玲
17 (全日制)软孔材料,半导体器件,原位工况池
姚明水
18 (全日制)二次电池负极材料
陈兆辉
19 (全日制)储能材料,电化学,固体物理
黄佳佳
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
01 (全日制)流态化、多相反应、纳微系统、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工业仿真软件研发,多尺度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智能化
李静海
01 (全日制)流态化、多相反应、纳微系统、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工业仿真软件研发,多尺度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智能化
葛蔚
01 (全日制)流态化、多相反应、纳微系统、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工业仿真软件研发,多尺度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智能化
王维
01 (全日制)流态化、多相反应、纳微系统、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工业仿真软件研发,多尺度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智能化
鲁波娜
01 (全日制)流态化、多相反应、纳微系统、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工业仿真软件研发,多尺度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智能化
王利民
01 (全日制)流态化、多相反应、纳微系统、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工业仿真软件研发,多尺度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智能化
刘新华
01 (全日制)流态化、多相反应、纳微系统、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工业仿真软件研发,多尺度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智能化
李飞
01 (全日制)流态化、多相反应、纳微系统、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工业仿真软件研发,多尺度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智能化
侯超峰
01 (全日制)流态化、多相反应、纳微系统、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工业仿真软件研发,多尺度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智能化
徐骥
02 (全日制)资源化工、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过程强化、冶金工程
李洪钟
02 (全日制)资源化工、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过程强化、冶金工程
朱庆山
02 (全日制)资源化工、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过程强化、冶金工程
李军
02 (全日制)资源化工、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过程强化、冶金工程
邹正
02 (全日制)资源化工、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过程强化、冶金工程
胡超权
02 (全日制)资源化工、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过程强化、冶金工程
范川林
02 (全日制)资源化工、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过程强化、冶金工程
杨海涛
02 (全日制)资源化工、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过程强化、冶金工程
向茂乔
02 (全日制)资源化工、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过程强化、冶金工程
彭鹏
03 (全日制)固体燃料洁净转换及大气污染物控制
李松庚
04 (全日制)能源转化过程的流动传递与反应工程、环境催化技术与污染物脱除
余剑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张锁江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吕兴梅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成卫国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李春山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赵国英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张海涛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王均凤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辛加余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张延强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霍锋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聂毅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高红帅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何宏艳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刘瑞霞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董坤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刘龙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王慧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王倩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曾少娟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董海峰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董丽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徐菲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黄玉红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罗双江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李雨浓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刘亚伟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刘艳荣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蔡贵龙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分子模拟与系统集成、新能源材料与光电转化
王刚
06 (全日制)能源催化、环境催化
张涛
06 (全日制)能源催化、环境催化
刘阔
07 (全日制)镁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煤矸石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高性能镁合金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矿产资源导向的先进材料制备及性能
张志敏
08 (全日制)计算反应工程与绿色过程,反应器工程与微反应器,绿色分离工艺与多相传递
杨超
08 (全日制)计算反应工程与绿色过程,反应器工程与微反应器,绿色分离工艺与多相传递
雍玉梅
08 (全日制)计算反应工程与绿色过程,反应器工程与微反应器,绿色分离工艺与多相传递
冯鑫
08 (全日制)计算反应工程与绿色过程,反应器工程与微反应器,绿色分离工艺与多相传递
张伟鹏
08 (全日制)计算反应工程与绿色过程,反应器工程与微反应器,绿色分离工艺与多相传递
徐银香
08 (全日制)计算反应工程与绿色过程,反应器工程与微反应器,绿色分离工艺与多相传递
王朵
08 (全日制)计算反应工程与绿色过程,反应器工程与微反应器,绿色分离工艺与多相传递
杨雷
08 (全日制)计算反应工程与绿色过程,反应器工程与微反应器,绿色分离工艺与多相传递
卢翊
09 (全日制)湿法冶金清洁生产
郑诗礼
10 (全日制)钒/铬/铜/锂等金属资源高效清洁提取与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杜浩
11 (全日制)关键金属低碳智能制造与绿色循环利用、新能源材料
王志
11 (全日制)关键金属低碳智能制造与绿色循环利用、新能源材料
曹建尉
12 (全日制)纳米结构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能量转换和物质输运性能研究
杨乃亮
12 (全日制)纳米结构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能量转换和物质输运性能研究
万家炜
12 (全日制)纳米结构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能量转换和物质输运性能研究
王江艳
12 (全日制)纳米结构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能量转换和物质输运性能研究
侯德文
13 (全日制)能源转化过程的流动传递与反应工程
刘晓星
14 (全日制)清洁能源、储能、燃烧合成
黄云
15 (全日制)传质分离与过程强化、清洁工艺及催化剂开发
华超
16 (全日制)无机纳米材料及化学反应工程
苏发兵
17 (全日制)关键战略资源绿色高效分离,绿色分离新材料及工艺技术,关键战略资源高值化利用
杨良嵘
17 (全日制)关键战略资源绿色高效分离,绿色分离新材料及工艺技术,关键战略资源高值化利用
李政
18 (全日制)化工冶金过程氧化还原绿色技术基础与应用
张懿
19 (全日制)战略金属资源低碳清洁利用、能源金属高效清洁提取、盐湖等战略资源绿色高效分离、先进电池材料制备、二次资源绿色利用
齐涛
19 (全日制)战略金属资源低碳清洁利用、能源金属高效清洁提取、盐湖等战略资源绿色高效分离、先进电池材料制备、二次资源绿色利用
王丽娜
19 (全日制)战略金属资源低碳清洁利用、能源金属高效清洁提取、盐湖等战略资源绿色高效分离、先进电池材料制备、二次资源绿色利用
郭强
19 (全日制)战略金属资源低碳清洁利用、能源金属高效清洁提取、盐湖等战略资源绿色高效分离、先进电池材料制备、二次资源绿色利用
王勇
20 (全日制)绿色生物工程、绿色生物技术、代谢工程和过程工程
邢建民
21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循环与人工智能
李会泉
21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循环与人工智能
王晨晔
21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循环与人工智能
王利国
21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循环与人工智能
李少鹏
21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循环与人工智能
张家骏
22 (全日制)细颗粒-流体多相动力学
刘文巍
23 (全日制)化工冶金高附加值产品工程、固废资源化与污染土壤修复
徐红彬
24 (全日制)新能源光电转换材料、光解水制氢技术与应用、过程工程清洁生产技术、工业固废绿色资源化原理与应用
段东平
25 (全日制)能源金属镍/钴/锂/铬等清洁提取;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曲景奎
25 (全日制)能源金属镍/钴/锂/铬等清洁提取;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吴应红
26 (全日制)油水分离、功能过滤与膜分离
李望良
27 (全日制)生物分离材料及工艺、生物药物制剂、组织工程材料制备及应用
马光辉
27 (全日制)生物分离材料及工艺、生物药物制剂、组织工程材料制备及应用
吴颉
27 (全日制)生物分离材料及工艺、生物药物制剂、组织工程材料制备及应用
周炜清
27 (全日制)生物分离材料及工艺、生物药物制剂、组织工程材料制备及应用
黄永东
27 (全日制)生物分离材料及工艺、生物药物制剂、组织工程材料制备及应用
韦祎
27 (全日制)生物分离材料及工艺、生物药物制剂、组织工程材料制备及应用
岳华
27 (全日制)生物分离材料及工艺、生物药物制剂、组织工程材料制备及应用
黄箫喃
28 (全日制)生物资源与发酵工程
王岚
29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膜过程功能化和集成化
万印华
29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膜过程功能化和集成化
罗建泉
29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膜过程功能化和集成化
陈国强
29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膜过程功能化和集成化
樊荣
30 (全日制)生物材料、细菌生物材料、细胞药物
郑迪威
31 (全日制)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药物剂型工程,RNA治疗、核酸化学
张欣
31 (全日制)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药物剂型工程,RNA治疗、核酸化学
阳俊
32 (全日制)凝胶生物材料,3D生物打印,生物分子自组装
白硕
33 (全日制)生物分子组装与工程 、生物材料、药物递送 、生物医学工程、AI辅助设计与计算模拟、3D打印与增材制造
闫学海
33 (全日制)生物分子组装与工程 、生物材料、药物递送 、生物医学工程、AI辅助设计与计算模拟、3D打印与增材制造
邢蕊蕊
33 (全日制)生物分子组装与工程 、生物材料、药物递送 、生物医学工程、AI辅助设计与计算模拟、3D打印与增材制造
袁成前
33 (全日制)生物分子组装与工程 、生物材料、药物递送 、生物医学工程、AI辅助设计与计算模拟、3D打印与增材制造
李广乐
34 (全日制)蛋白质与多肽分离工程,生物材料
张贵锋
35 (全日制)药物制剂,疫苗佐剂,生物材料
魏炜
35 (全日制)药物制剂,疫苗佐剂,生物材料
夏宇飞
36 (全日制)生物合成工程,微生物代谢工程
韩业君
37 (全日制)发酵清洁生产与微藻培养工程
丛威
38 (全日制)蛋白质药物与疫苗工程
胡涛
39 (全日制)生物大分子药物(mRNA、蛋白质、疫苗等)合成组装、分离纯化与递送系统研究;生物药制备与在线检测装备研制
张松平
40 (全日制)生物大分子纯化与修饰、蛋白纳米颗粒药物递送、抗体/多肽—药物偶联
刘永东
41 (全日制)药物制剂与生物药递送
王晓艺
42 (全日制)高性能膜的制备和应用
庄永兵
43 (全日制)基于纳米材料、器件生物应用探索的生物检测监测技术研究
周蕾
44 (全日制)能源材料化学、高分子及超分子化学
王毅
45 (全日制)微生物资源与生物基产品工程
彭小伟
46 (全日制)纳微颗粒生物制剂
王连艳
47 (全日制)过程全局优化,碳中和新过程设计,智合能源系统,生态化工
肖炘
48 (全日制)糖生物工程、营养糖生物学、糖生物学与糖工程
王倬
49 (全日制)资源循环、功能材料再生与设计、智能分选
孙峙
50 (全日制)流态化与多相流反应工程、低碳工业过程与智能计算、AI与介科学前沿
杨宁
50 (全日制)流态化与多相流反应工程、低碳工业过程与智能计算、AI与介科学前沿
郭强
51 (全日制)高分子纳米材料科学与工程
朱家华
52 (全日制)糖生物学,医药糖生物学,功能糖组学,糖化学生物学
杨刚龙
52 (全日制)糖生物学,医药糖生物学,功能糖组学,糖化学生物学
王宁
53 (全日制)铝资源低碳循环利用及其先进功能材料
马淑花
54 (全日制)航天固体动力材料
徐俊波
55 (全日制)电子级化学品
程景才
56 (全日制)战略金属提取及资源再生、高盐废水及废盐资源化
张洋
57 (全日制)基于先进框架材料的生物大分子固定化平台、新型生物医药材料及相关应用(如生物药、新型制剂及生物催化等)和机制研究
陈瑶
58 (全日制)生物信息、AI、核酸/蛋白分子机器与药物设计
袁野
59 (全日制)生物材料、多肽药物、超分子组装
高洁
60 (全日制)生物材料、纳米药物、多肽药物、抗菌材料
齐国斌
61 (全日制)大气污染控制 、催化净化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固废资源化
徐文青
62 (全日制)智能化工
宁朋歌
63 (全日制)生物材料、超分子自组装、合成生物学
李天予
64 (全日制)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特种功能粉体
王崧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1
01 (全日制)工业废水、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环境系统工程,工业污染控制的AI辅助设计
曹宏斌
01 (全日制)工业废水、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环境系统工程,工业污染控制的AI辅助设计
赵赫
02 (全日制)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评价 、催化净化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碳足迹、钢铁/有色行业固废资源化
朱廷钰
02 (全日制)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评价 、催化净化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碳足迹、钢铁/有色行业固废资源化
王雪
02 (全日制)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评价 、催化净化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碳足迹、钢铁/有色行业固废资源化
刘霄龙
02 (全日制)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评价 、催化净化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碳足迹、钢铁/有色行业固废资源化
郭旸旸
03 (全日制)生物湿法冶金和重金属污染物处理
张广积
04 (全日制)环境生物技术与资源能源转化、极端微生物强化过程、环境功能材料合成与应用
李庭刚
05 (全日制)有机废水污染控制、废盐深度净化
谢勇冰
085601 材料工程
3
01 (全日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环境净化材料、能源催化、气体传感、抗菌
刘海弟
01 (全日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环境净化材料、能源催化、气体传感、抗菌
武晓峰
01 (全日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环境净化材料、能源催化、气体传感、抗菌
张冬海
01 (全日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环境净化材料、能源催化、气体传感、抗菌
岳仁亮
01 (全日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环境净化材料、能源催化、气体传感、抗菌
李双德
01 (全日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环境净化材料、能源催化、气体传感、抗菌
韩宁
01 (全日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环境净化材料、能源催化、气体传感、抗菌
李伟曼
01 (全日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环境净化材料、能源催化、气体传感、抗菌
王好盛
01 (全日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环境净化材料、能源催化、气体传感、抗菌
薛杨
01 (全日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环境净化材料、能源催化、气体传感、抗菌
赵峰
01 (全日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环境净化材料、能源催化、气体传感、抗菌
马国军
02 (全日制)金属高温涂层防护技术、复合粉体及高温涂层
张伟刚
02 (全日制)金属高温涂层防护技术、复合粉体及高温涂层
黄传兵
02 (全日制)金属高温涂层防护技术、复合粉体及高温涂层
于守泉
02 (全日制)金属高温涂层防护技术、复合粉体及高温涂层
戈敏
02 (全日制)金属高温涂层防护技术、复合粉体及高温涂层
孙小明
03 (全日制)功能粉体材料
袁方利
03 (全日制)功能粉体材料
李保强
04 (全日制)节能环保材料及陶瓷膜
刘开琪
04 (全日制)节能环保材料及陶瓷膜
孙广超
05 (全日制)新能源材料、储能及应用
谭强强
05 (全日制)新能源材料、储能及应用
徐宇兴
05 (全日制)新能源材料、储能及应用
冯海兰
06 (全日制)固体废弃物绿色高值化利用及金属防护涂层
魏连启
06 (全日制)固体废弃物绿色高值化利用及金属防护涂层
仉小猛
06 (全日制)固体废弃物绿色高值化利用及金属防护涂层
钱鹏
06 (全日制)固体废弃物绿色高值化利用及金属防护涂层
韩培伟
06 (全日制)固体废弃物绿色高值化利用及金属防护涂层
马立成
07 (全日制)能源转化及环境净化用纳米结构材料
杨军
07 (全日制)能源转化及环境净化用纳米结构材料
刘卉
07 (全日制)能源转化及环境净化用纳米结构材料
陈东
08 (全日制)纳米能源材料与分子器件、非平衡金属材料
王钰
09 (全日制)软孔材料,半导体器件,原位工况池
姚明水
09 (全日制)软孔材料,半导体器件,原位工况池
王志伟
10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侯超峰
11 (全日制)电极和电解质材料制备及薄膜化工艺 、热防护涂层
王学营
12 (全日制)特种功能粉体、 电极材料、能源材料
赵丽利
12 (全日制)特种功能粉体、 电极材料、能源材料
褚颖
13 (全日制)粉末冶金、粉 体合成、3D打印、牙科 修复材料、先进锂电池 电极材料、能源材料、 生物材料、封接玻璃
彭练
13 (全日制)粉末冶金、粉 体合成、3D打印、牙科 修复材料、先进锂电池 电极材料、能源材料、 生物材料、封接玻璃
杨亚锋
13 (全日制)粉末冶金、粉 体合成、3D打印、牙科 修复材料、先进锂电池 电极材料、能源材料、 生物材料、封接玻璃
张磊
13 (全日制)粉末冶金、粉 体合成、3D打印、牙科 修复材料、先进锂电池 电极材料、能源材料、 生物材料、封接玻璃
李少夫
14 (全日制)资源化工、能 源材料与能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 、过程节能、多相流结 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
朱九一
15 (全日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器件.开发新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开展结构调控和界面强化研究;钠离子电池正极低成本制备和放大,研发相应的电池
赵君梅
16 (全日制)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包括:高性能电极和电解质材料、高兼容电极与电解质界面、材料构效关系与离子输运机制、高性能固态锂/钠离子电池
刘丽露
17 (全日制)新型二次电池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水系碱金属离子电池(钠、钾离子电池)、高比能固态电池(锂、钠电池)、电池材料多尺度计算与模拟
蒋礼威
18 (全日制)新能源光电转换材料、光解水制氢技术与应用、过程工程清洁生产技术、工业固废绿色资源化原理与应用
段东平
18 (全日制)新能源光电转换材料、光解水制氢技术与应用、过程工程清洁生产技术、工业固废绿色资源化原理与应用
钟莉
18 (全日制)新能源光电转换材料、光解水制氢技术与应用、过程工程清洁生产技术、工业固废绿色资源化原理与应用
李焱
18 (全日制)新能源光电转换材料、光解水制氢技术与应用、过程工程清洁生产技术、工业固废绿色资源化原理与应用
干科
18 (全日制)新能源光电转换材料、光解水制氢技术与应用、过程工程清洁生产技术、工业固废绿色资源化原理与应用
贾奇博
18 (全日制)新能源光电转换材料、光解水制氢技术与应用、过程工程清洁生产技术、工业固废绿色资源化原理与应用
张晓冬
19 (全日制)分离材料设计
宁朋歌
20 (全日制)镁资源高值化 利用技术研究、煤矸石 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 高性能镁合金制备及结 构与性能研究、矿产资 源导向的先进材料制备 及性
王体壮
085602 化学工程
25
01 (全日制)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特种功能粉体
王崧
02 (全日制)过程全局优化 ,碳中和新过程设计, 智合能源系统,生态化 工
聂亚玲
02 (全日制)过程全局优化 ,碳中和新过程设计, 智合能源系统,生态化 工
肖炘
02 (全日制)过程全局优化 ,碳中和新过程设计, 智合能源系统,生态化 工
曾玉娇
02 (全日制)过程全局优化 ,碳中和新过程设计, 智合能源系统,生态化 工
陆冬云
03 (全日制)污染控制过程 模拟与优化、计算化学 与材料设计、固体废弃 物回收利用,微波催化 裂解
赵月红
04 (全日制)绿色生物工程 、绿色生物技术、代谢工程和过程工程
邢建民
04 (全日制)绿色生物工程 、绿色生物技术、代谢工程和过程工程
杨茂华
05 (全日制)环境催化材料、纳米材料合成、活性氧湿法冶金
谢勇冰
06 (全日制)镁资源高值化 利用技术研究、煤矸石 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 高性能镁合金制备及结 构与性能研究、矿产资 源导向的先进材料制备 及性
张志敏
07 (全日制)无机纳米材料及化学反应工程
苏发兵
08 (全日制)新能源光电转换材料、光解水制氢技术与应用、过程工程清洁生产技术、工业固废绿色资源化原理与应用
周娥
08 (全日制)新能源光电转换材料、光解水制氢技术与应用、过程工程清洁生产技术、工业固废绿色资源化原理与应用
刘艳
09 (全日制)先进储能材料 、无机光功能材料
郭立江
10 (全日制)绿色新能源催化反应材料工程
张光晋
10 (全日制)绿色新能源催化反应材料工程
张雪华
10 (全日制)绿色新能源催化反应材料工程
苏春雷
11 (全日制)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
崔彦斌
11 (全日制)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
郑玉华
12 (全日制)均一功能化乳 液、微球微囊的应用研 究、功能化微球产品的 多尺度调控研究生化、 分离纯化介质的制备研 究
巩方玲
13 (全日制)无机功能材料与反应工程、生物材料的设计开发:药物缓释 ,荧光检测,生物分子分离
齐健
13 (全日制)无机功能材料与反应工程、生物材料的设计开发:药物缓释 ,荧光检测,生物分子分离
万家炜
14 (全日制)资源化工、能源材料与能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 、过程节能、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
李洪钟
14 (全日制)资源化工、能源材料与能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 、过程节能、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
朱庆山
14 (全日制)资源化工、能源材料与能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 、过程节能、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
潘锋
14 (全日制)资源化工、能源材料与能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 、过程节能、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
李军
14 (全日制)资源化工、能源材料与能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 、过程节能、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
邹正
14 (全日制)资源化工、能源材料与能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 、过程节能、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
胡超权
14 (全日制)资源化工、能源材料与能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 、过程节能、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
范川林
14 (全日制)资源化工、能源材料与能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 、过程节能、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
杨海涛
14 (全日制)资源化工、能源材料与能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 、过程节能、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
张美菊
14 (全日制)资源化工、能源材料与能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 、过程节能、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
孙昊延
14 (全日制)资源化工、能源材料与能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 、过程节能、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
向茂乔
14 (全日制)资源化工、能源材料与能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 、过程节能、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
张会刚
14 (全日制)资源化工、能源材料与能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 、过程节能、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
马素刚
14 (全日制)资源化工、能源材料与能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 、过程节能、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
杨埔蘅
14 (全日制)资源化工、能源材料与能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 、过程节能、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
彭鹏
14 (全日制)资源化工、能源材料与能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 、过程节能、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
许仁泽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杨超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雍玉梅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陈杰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程景才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张庆华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冯鑫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王智慧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张妍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张伟鹏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段晓霞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黄佳佳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王朵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向文超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杨雷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白慧娟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王桂龙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王浩亮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武春晓
15 (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卢翊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李静海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葛蔚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王维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何险峰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黄文来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鲁波娜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王利民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刘新华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陈飞国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李成祥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李飞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夏诏杰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刘雅宁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陈延佩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华蕾娜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任瑛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陈卫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徐骥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张楠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王媛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张林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王健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张喻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胡善伟
16 (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张勇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张锁江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吕兴梅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成卫国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李春山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张建敏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周清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赵国英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姚晓倩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张海涛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韩丽君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李益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王均凤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辛加余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张晓春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张延强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霍锋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聂毅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高红帅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何宏艳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刘莹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苗青青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闫瑞一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张兰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刘瑞霞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董坤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刘龙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王慧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王倩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徐俊丽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曾少娟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崔朋蕾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白璐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王红岩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董海峰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董丽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石春艳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晏冬霞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李红花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史星伟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张瑞锐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张镇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黄玉红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罗双江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刘艳侠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王耀锋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巫湘坤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张涛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李杰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公茂明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李垚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钱伟伟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赵亚松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李雨浓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刘亚伟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刘艳荣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白银鸽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吕玉苗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宋玉婷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王昊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王珂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蔡迎军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单玲珑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丁伟璐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焦念明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刘一凡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苏倩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陈笑博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蔡贵龙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王刚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冯咪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宋婷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闫婕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王敏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杨子锋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张玉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赵辉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赵秋
17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李佳佳
18 (全日制)多相流动传递和反应工程,多尺度数值模拟,计算颗粒技术
刘晓星
18 (全日制)多相流动传递和反应工程,多尺度数值模拟,计算颗粒技术
战金辉
19 (全日制)能源转化过程的流动传递与反应工程 ,环境催化技术与污染物脱除
余剑
19 (全日制)能源转化过程的流动传递与反应工程 ,环境催化技术与污染物脱除
陈兆辉
20 (全日制)新能源金属材 料;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曲景奎
20 (全日制)新能源金属材 料;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魏广叶
20 (全日制)新能源金属材 料;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余志辉
20 (全日制)新能源金属材 料;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孟龙
20 (全日制)新能源金属材 料;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吴应红
21 (全日制)能源催化、环境催化
张涛
21 (全日制)能源催化、环境催化
刘阔
22 (全日制)固体燃料高效洁净转化、能源高效洁净转换,大气污染物控制
李松庚
22 (全日制)固体燃料高效洁净转化、能源高效洁净转换,大气污染物控制
郝丽芳
22 (全日制)固体燃料高效洁净转化、能源高效洁净转换,大气污染物控制
王泽
22 (全日制)固体燃料高效洁净转化、能源高效洁净转换,大气污染物控制
张海霞
22 (全日制)固体燃料高效洁净转化、能源高效洁净转换,大气污染物控制
丁广超
23 (全日制)战略金属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储能技术、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齐涛
23 (全日制)战略金属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储能技术、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赵伟
23 (全日制)战略金属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储能技术、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王丽娜
23 (全日制)战略金属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储能技术、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王毅
23 (全日制)战略金属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储能技术、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肖清贵
23 (全日制)战略金属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储能技术、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赵宏欣
23 (全日制)战略金属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储能技术、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郭强
23 (全日制)战略金属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储能技术、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陈德胜
23 (全日制)战略金属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储能技术、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李永利
23 (全日制)战略金属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储能技术、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宋静
23 (全日制)战略金属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储能技术、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王勇
23 (全日制)战略金属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储能技术、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孟凡成
23 (全日制)战略金属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储能技术、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甄玉兰
23 (全日制)战略金属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储能技术、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薛天艳
23 (全日制)战略金属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储能技术、冶金固废综合利用
苏慧
24 (全日制)油水分离、功能过滤与膜分离,固废资源化,纳米吸附材料和膜分离材料、光催化与废水处理
李望良
24 (全日制)油水分离、功能过滤与膜分离,固废资源化,纳米吸附材料和膜分离材料、光催化与废水处理
李艳香
25 (全日制)生物冶金,浮 选表面化学,矿山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冶金原理与技术,矿物加工,湿法冶金原理与技术
贾炎
26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技术;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 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
李会泉
26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技术;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 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
侯新娟
26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技术;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 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
曹妍
26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技术;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 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
王晨晔
26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技术;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 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
王利国
26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技术;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 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
朱干宇
26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技术;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 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
张建波
26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技术;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 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
贺鹏
26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技术;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 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
李少鹏
26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技术;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 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
武文粉
26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技术;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 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
李强
26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技术;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 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
石垚
26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技术;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 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
王兴瑞
26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技术;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 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
孙振华
26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技术;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 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
邢鹏
26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技术;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 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
张家骏
26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技术;能源金属绿色冶金与高纯材料 制备;锂电/储能材料绿色循环利用;CO2化学转化与绿色催化;资源
胡应燕
27 (全日制)新能源关键材料再造、化工冶金典型固废资源化利用、增材制造关键粉体材料、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利用
郑诗礼
27 (全日制)新能源关键材料再造、化工冶金典型固废资源化利用、增材制造关键粉体材料、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利用
李平
27 (全日制)新能源关键材料再造、化工冶金典型固废资源化利用、增材制造关键粉体材料、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利用
张洋
27 (全日制)新能源关键材料再造、化工冶金典型固废资源化利用、增材制造关键粉体材料、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利用
张盈
27 (全日制)新能源关键材料再造、化工冶金典型固废资源化利用、增材制造关键粉体材料、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利用
高毅颖
27 (全日制)新能源关键材料再造、化工冶金典型固废资源化利用、增材制造关键粉体材料、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利用
张海林
28 (全日制)关键金属低碳智能制造与绿色循环利用、新能源材料
王志
28 (全日制)关键金属低碳智能制造与绿色循环利用、新能源材料
公旭中
28 (全日制)关键金属低碳智能制造与绿色循环利用、新能源材料
曹建尉
28 (全日制)关键金属低碳智能制造与绿色循环利用、新能源材料
王东
28 (全日制)关键金属低碳智能制造与绿色循环利用、新能源材料
钱国余
28 (全日制)关键金属低碳智能制造与绿色循环利用、新能源材料
刘俊昊
29 (全日制)绿色分离过程,产品绿色制造
陈芳芳
29 (全日制)绿色分离过程,产品绿色制造
曹绍涛
30 (全日制)流态化与多相流反应工程、低碳工业过程与智能计算、AI与介科学前沿
杨宁
30 (全日制)流态化与多相流反应工程、低碳工业过程与智能计算、AI与介科学前沿
管小平
30 (全日制)流态化与多相流反应工程、低碳工业过程与智能计算、AI与介科学前沿
张璟昌
30 (全日制)流态化与多相流反应工程、低碳工业过程与智能计算、AI与介科学前沿
马小红
31 (全日制)传质分离与过程强化
华超
31 (全日制)传质分离与过程强化
杜嬛
31 (全日制)传质分离与过程强化
刘周恩
31 (全日制)传质分离与过程强化
白芳
32 (全日制)关键战略资源绿色高 效分离,绿色分离新材料及工艺技术,关键战 略资源高值化利用,生化分离与多金属分离, 绿色分离新工艺
杨良嵘
32 (全日制)关键战略资源绿色高 效分离,绿色分离新材料及工艺技术,关键战 略资源高值化利用,生化分离与多金属分离, 绿色分离新工艺
李英波
32 (全日制)关键战略资源绿色高 效分离,绿色分离新材料及工艺技术,关键战 略资源高值化利用,生化分离与多金属分离, 绿色分离新工艺
于杰淼
32 (全日制)关键战略资源绿色高 效分离,绿色分离新材料及工艺技术,关键战 略资源高值化利用,生化分离与多金属分离, 绿色分离新工艺
邢慧芳
32 (全日制)关键战略资源绿色高 效分离,绿色分离新材料及工艺技术,关键战 略资源高值化利用,生化分离与多金属分离, 绿色分离新工艺
李政
32 (全日制)关键战略资源绿色高 效分离,绿色分离新材料及工艺技术,关键战 略资源高值化利用,生化分离与多金属分离, 绿色分离新工艺
戎猛
32 (全日制)关键战略资源绿色高 效分离,绿色分离新材料及工艺技术,关键战 略资源高值化利用,生化分离与多金属分离, 绿色分离新工艺
张建锋
33 (全日制)清洁能源、储 能、燃烧合成、颗粒动 力学、火焰合成纳米材 料、固体可燃物清洁利 用
黄云
33 (全日制)清洁能源、储 能、燃烧合成、颗粒动 力学、火焰合成纳米材 料、固体可燃物清洁利 用
朱润孺
33 (全日制)清洁能源、储 能、燃烧合成、颗粒动 力学、火焰合成纳米材 料、固体可燃物清洁利 用
姚华
33 (全日制)清洁能源、储 能、燃烧合成、颗粒动 力学、火焰合成纳米材 料、固体可燃物清洁利 用
刘文巍
33 (全日制)清洁能源、储 能、燃烧合成、颗粒动 力学、火焰合成纳米材 料、固体可燃物清洁利 用
王翔
34 (全日制)生物质化学转化与资源化利用
曲永水
35 (全日制)人造细胞与药物控释载体设计与制备 、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催化性能、无机功能储能材料、理论与计算化学
张丽娟
35 (全日制)人造细胞与药物控释载体设计与制备 、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催化性能、无机功能储能材料、理论与计算化学
徐楠
35 (全日制)人造细胞与药物控释载体设计与制备 、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催化性能、无机功能储能材料、理论与计算化学
杨乃亮
35 (全日制)人造细胞与药物控释载体设计与制备 、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催化性能、无机功能储能材料、理论与计算化学
王江艳
35 (全日制)人造细胞与药物控释载体设计与制备 、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催化性能、无机功能储能材料、理论与计算化学
王祖民
35 (全日制)人造细胞与药物控释载体设计与制备 、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催化性能、无机功能储能材料、理论与计算化学
赵德偲
35 (全日制)人造细胞与药物控释载体设计与制备 、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催化性能、无机功能储能材料、理论与计算化学
侯德文
36 (全日制)反应分子模拟 、燃料反应机理
郑默
37 (全日制)介科学与AI,多相流数值模拟
陈建华
38 (全日制)钒/铬/铜/锂等金属资源绿色低碳利用,储能新材料短流程低成本清洁制备,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与工业废弃物资源化
杜浩
38 (全日制)钒/铬/铜/锂等金属资源绿色低碳利用,储能新材料短流程低成本清洁制备,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与工业废弃物资源化
王云山
38 (全日制)钒/铬/铜/锂等金属资源绿色低碳利用,储能新材料短流程低成本清洁制备,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与工业废弃物资源化
王少娜
38 (全日制)钒/铬/铜/锂等金属资源绿色低碳利用,储能新材料短流程低成本清洁制备,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与工业废弃物资源化
包炜军
38 (全日制)钒/铬/铜/锂等金属资源绿色低碳利用,储能新材料短流程低成本清洁制备,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与工业废弃物资源化
杨刚
38 (全日制)钒/铬/铜/锂等金属资源绿色低碳利用,储能新材料短流程低成本清洁制备,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与工业废弃物资源化
吕页清
38 (全日制)钒/铬/铜/锂等金属资源绿色低碳利用,储能新材料短流程低成本清洁制备,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与工业废弃物资源化
刘彪
38 (全日制)钒/铬/铜/锂等金属资源绿色低碳利用,储能新材料短流程低成本清洁制备,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与工业废弃物资源化
潘博
39 (全日制)铝资源低碳循环利用及其先进功能材料
马淑花
39 (全日制)铝资源低碳循环利用及其先进功能材料
王晓辉
39 (全日制)铝资源低碳循环利用及其先进功能材料
惠贺龙
40 (全日制)航天固体动力 材料
徐俊波
40 (全日制)航天固体动力 材料
徐银香
41 (全日制)有机固废热化学转化和高值化利用
顾翔宇
42 (全日制)微纳结构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
王宝
085700 资源与环境
2
01 (全日制)新能源固废资源化与污染控制;环境分离技术与材料
曹宏斌
01 (全日制)新能源固废资源化与污染控制;环境分离技术与材料
盛宇星
01 (全日制)新能源固废资源化与污染控制;环境分离技术与材料
孙峙
01 (全日制)新能源固废资源化与污染控制;环境分离技术与材料
王于杰
01 (全日制)新能源固废资源化与污染控制;环境分离技术与材料
段锋
01 (全日制)新能源固废资源化与污染控制;环境分离技术与材料
陶天一
01 (全日制)新能源固废资源化与污染控制;环境分离技术与材料
石凤琼
01 (全日制)新能源固废资源化与污染控制;环境分离技术与材料
苏春雷
01 (全日制)新能源固废资源化与污染控制;环境分离技术与材料
李海波
02 (全日制)工业污染控制与数字孪生
石绍渊
02 (全日制)工业污染控制与数字孪生
李玉平
02 (全日制)工业污染控制与数字孪生
刘晨明
02 (全日制)工业污染控制与数字孪生
赵赫
03 (全日制)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评价 、催化净化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碳足迹、钢铁/有色行业固废资源化
朱廷钰
03 (全日制)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评价 、催化净化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碳足迹、钢铁/有色行业固废资源化
徐文青
03 (全日制)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评价 、催化净化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碳足迹、钢铁/有色行业固废资源化
王雪
03 (全日制)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评价 、催化净化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碳足迹、钢铁/有色行业固废资源化
刘霄龙
03 (全日制)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评价 、催化净化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碳足迹、钢铁/有色行业固废资源化
郭旸旸
03 (全日制)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评价 、催化净化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碳足迹、钢铁/有色行业固废资源化
杨阳
04 (全日制)环境生物技术与资源能源转化、极端微生物强化过程
李庭刚
05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环境催化、环境修复材料
徐红彬
05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环境催化、环境修复材料
杜竹玮
05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环境催化、环境修复材料
张红玲
05 (全日制)固废资源化、环境催化、环境修复材料
周鹏
086000 生物与医药
9
01 (全日制)生物分离材料制备和应用、生物制剂工程、高性能介质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生化分子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马光辉
02 (全日制)药物制剂,疫 苗佐剂,生物材料
岳华
02 (全日制)药物制剂,疫 苗佐剂,生物材料
魏炜
02 (全日制)药物制剂,疫 苗佐剂,生物材料
黄箫喃
03 (全日制)生物材料、纳米药物、多肽药物、抗菌材料
齐国斌
04 (全日制)生物信息、AI、核酸/蛋白分子机器与药物设计
袁野
05 (全日制)生物材料、多肽药物、超分子组装
高洁
06 (全日制)生物分子组装与工程 、生物材料、药物递送 、生物医学工程、AI辅助设计与计算模拟、3D打印与增材制造
闫学海
06 (全日制)生物分子组装与工程 、生物材料、药物递送 、生物医学工程、AI辅助设计与计算模拟、3D打印与增材制造
沈桂芝
06 (全日制)生物分子组装与工程 、生物材料、药物递送 、生物医学工程、AI辅助设计与计算模拟、3D打印与增材制造
邢蕊蕊
06 (全日制)生物分子组装与工程 、生物材料、药物递送 、生物医学工程、AI辅助设计与计算模拟、3D打印与增材制造
赵鲁阳
06 (全日制)生物分子组装与工程 、生物材料、药物递送 、生物医学工程、AI辅助设计与计算模拟、3D打印与增材制造
袁成前
07 (全日制)生物材料、超分子自组装、合成生物学
李天予
08 (全日制)超分子组装、生物材料、生物界面、多肽药物、抗菌材料、分子模拟、AI辅助药物设计
周鹏
09 (全日制)生物分子自组装、生物材料
李广乐
10 (全日制)生物材料、纳米生物学、细胞重编程、肿瘤免疫治疗
刘晋源
11 (全日制)生物材料制备 和应用、纳米-生物界 面作用机制、分子模拟
张潇
12 (全日制)C1气体生物转化工程、生物材料、发酵原料药
彭小伟
13 (全日制)抗体药物工程/生物大分子修饰
张竞
14 (全日制)生物资源活性成分生物富集及转化规律
邱卫华
15 (全日制)药物制剂与生物药递送
王晓艺
16 (全日制)生物湿法冶金
张广积
17 (全日制)凝胶生物材料,3D生物打印,生物分子自组装
白硕
17 (全日制)凝胶生物材料,3D生物打印,生物分子自组装
王安河
17 (全日制)凝胶生物材料,3D生物打印,生物分子自组装
梁森
17 (全日制)凝胶生物材料,3D生物打印,生物分子自组装
李洁龄
17 (全日制)凝胶生物材料,3D生物打印,生物分子自组装
李琦
17 (全日制)凝胶生物材料,3D生物打印,生物分子自组装
田雅洁
18 (全日制)糖生物学与糖工程
李建军
18 (全日制)糖生物学与糖工程
张琛
18 (全日制)糖生物学与糖工程
王倬
18 (全日制)糖生物学与糖工程
未金花
18 (全日制)糖生物学与糖工程
程功
19 (全日制)药物控释制剂的制备和应用、纳米、微米生物材料制备和应用、长效缓释制剂、生物材料与药物剂型
吴颉
20 (全日制)生物制剂工程、高性能介质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生化分子分离纯化中的应用、高性能生物分离介质、细胞培养载体的设计制备
周炜清
21 (全日制)生物材料及其灵巧设计、生物分离工程、新型及常规疫苗佐剂、肿瘤免疫、长效缓控释制剂、细胞囊泡创新剂型、自身免疫性疾病创新药物制剂
王双
21 (全日制)生物材料及其灵巧设计、生物分离工程、新型及常规疫苗佐剂、肿瘤免疫、长效缓控释制剂、细胞囊泡创新剂型、自身免疫性疾病创新药物制剂
韦祎
21 (全日制)生物材料及其灵巧设计、生物分离工程、新型及常规疫苗佐剂、肿瘤免疫、长效缓控释制剂、细胞囊泡创新剂型、自身免疫性疾病创新药物制剂
赵岚
21 (全日制)生物材料及其灵巧设计、生物分离工程、新型及常规疫苗佐剂、肿瘤免疫、长效缓控释制剂、细胞囊泡创新剂型、自身免疫性疾病创新药物制剂
夏宇飞
21 (全日制)生物材料及其灵巧设计、生物分离工程、新型及常规疫苗佐剂、肿瘤免疫、长效缓控释制剂、细胞囊泡创新剂型、自身免疫性疾病创新药物制剂
吕岩霖
22 (全日制)新型分离纯化介质设计、制备及其在生物分子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黄永东
23 (全日制)蛋白质、天然产物分离、发酵-分离耦合、药物蛋白高效表达
王自强
24 (全日制)纳微颗粒生物制剂
王连艳
25 (全日制)蛋白质与多肽分离工程,生物材料
张贵锋
25 (全日制)蛋白质与多肽分离工程,生物材料
孔英俊
25 (全日制)蛋白质与多肽分离工程,生物材料
张焱
25 (全日制)蛋白质与多肽分离工程,生物材料
罗希
26 (全日制)生物资源催化转化、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发酵工程
王岚
27 (全日制)天然产物工程,药食同源植物高值化开发利用
赵庆生
28 (全日制)智能药物递送系统、纳微生物电子器件
朱家华
29 (全日制)糖生物学,医药糖生物学,功能糖组学,糖化学生物学
杨刚龙
29 (全日制)糖生物学,医药糖生物学,功能糖组学,糖化学生物学
王宁
29 (全日制)糖生物学,医药糖生物学,功能糖组学,糖化学生物学
王宜成
30 (全日制)生物材料、药物剂型、RNA治疗、核酸化学
张欣
30 (全日制)生物材料、药物剂型、RNA治疗、核酸化学
阳俊
30 (全日制)生物材料、药物剂型、RNA治疗、核酸化学
卢治国
31 (全日制)新型生物制剂、酶制剂和生物医药材料的开发(生物药、生物催化、制剂、药物递送等)/开发基于能新型分离介质,用于天然产物、手性药物等
陈瑶
32 (全日制)生物传感与生物检测
周蕾
33 (全日制)抗体、多肽、重组蛋白和疫苗等生物技术药物,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技术药物,计算机辅助结构优化设计的抗体药物
于晓琳
33 (全日制)抗体、多肽、重组蛋白和疫苗等生物技术药物,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技术药物,计算机辅助结构优化设计的抗体药物
卢帅
33 (全日制)抗体、多肽、重组蛋白和疫苗等生物技术药物,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技术药物,计算机辅助结构优化设计的抗体药物
谢喜秀
33 (全日制)抗体、多肽、重组蛋白和疫苗等生物技术药物,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技术药物,计算机辅助结构优化设计的抗体药物
季韶洋
33 (全日制)抗体、多肽、重组蛋白和疫苗等生物技术药物,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技术药物,计算机辅助结构优化设计的抗体药物
杨金菊
34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工程
万印华
34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工程
沈飞
34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工程
陈向荣
34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工程
冯世超
34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工程
曲永水
34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工程
刘英
34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工程
齐本坤
34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工程
罗建泉
34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工程
宋伟杰
34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工程
庄永兵
34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工程
张昊
34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工程
陈国强
34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工程
樊荣
34 (全日制)高效膜过程与生物反应分离工程
崔樱子
35 (全日制)生物合成工程、微生物代谢工程
韩业君
36 (全日制)蛋白质工程
胡涛
36 (全日制)蛋白质工程
于卫立
37 (全日制)发酵清洁生产与微藻培养工程
丛威
37 (全日制)发酵清洁生产与微藻培养工程
颜成虎
37 (全日制)发酵清洁生产与微藻培养工程
林樟楠
38 (全日制)生物大分子药物(mRNA、蛋白质、疫苗等)合成组装、分离纯化与递送系统研究;生物药制备与在线检测装备研制
张松平
38 (全日制)生物大分子药物(mRNA、蛋白质、疫苗等)合成组装、分离纯化与递送系统研究;生物药制备与在线检测装备研制
罗坚
38 (全日制)生物大分子药物(mRNA、蛋白质、疫苗等)合成组装、分离纯化与递送系统研究;生物药制备与在线检测装备研制
李秀男
38 (全日制)生物大分子药物(mRNA、蛋白质、疫苗等)合成组装、分离纯化与递送系统研究;生物药制备与在线检测装备研制
赵大伟
38 (全日制)生物大分子药物(mRNA、蛋白质、疫苗等)合成组装、分离纯化与递送系统研究;生物药制备与在线检测装备研制
李正军
39 (全日制)生物大分子纯化与修饰,蛋白纳米颗粒药物递送,抗体/多肽—药物偶联
刘永东
39 (全日制)生物大分子纯化与修饰,蛋白纳米颗粒药物递送,抗体/多肽—药物偶联
张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