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以下简称营养与健康所)是我国重大慢病防控与老龄健康促进领域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机构,由中国科学院原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人口健康方向“三所一院两中心”于2016年底整合组建,2019年获批中编办事业法人单位。 营养与健康所坚持“四个面向”,立足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等国家意志,对标“四个率先”“两加快一努力”等国家要求,聚焦“重大慢病防控与老龄健康促进”国家需求,构建融“营养、大数据与信息、健康”为一体的建制化特色优势,着力为“治未病”提供原创理论、干预策略、营养健康标准和解决方案。 营养与健康所科技布局围绕“慢病代谢紊乱与干预策略”“慢病免疫紊乱与干预策略”两大主攻方向,以及“慢病与衰老相互影响及干预策略”“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与功能性食品研发”“人群队列与信息大数据平台”三个新兴前沿方向和未来技术。 营养与健康所为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研究所是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首批),拥有国家鼠和兔类实验动物资源库(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之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上海分中心(民口唯一)2个国家级共享平台,建有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微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营养代谢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营养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是“商务部长三角产业安全监测工作站”、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产业安全监测与预警研究中心”等指定第三方挂靠单位,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承办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示范机构、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头部机构、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事业单位等。 营养与健康所在优化研究生招生选拔模式、打造先进完备的课程体系、建立严格规范的内控机制、加强研究生文化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系统建构了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培养与管理体系。设有生物学、基础医学两个一级学科学位培养点和生物与医药一个二级学科学位培养点。生物学设有计算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三个专业;基础医学设有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两个专业。我所硕博连读生实行实验室轮转制度,研究生实际攻读专业由导师和学生在确定师生关系时,依据导师的招生专业共同商定。 营养与健康所现有博士生导师45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全日制在学研究生500余人,在学留学生2人。2026年预计招收72名硕博连读生(含推免生、统考生)、12名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和8名外招博士研究生。本目录中标示的招生人数为2026年预计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和国科大下达计划后,研究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分专业计划数为准。具体招生信息,请考生及时关注我所研究生教育网“招生工作”模块 (https://sedu.sinh.ac.cn/)。

单位代码 80192 单位地址 上海市岳阳路320号 邮政编码 200031
联系部门 研究生处 联系电话 021-54923256 联系人 陈老师
电子邮件 yjsb@sinh.ac.cn 目录类别
网址 http://www.sinh.ac.cn/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预计招生 备注
071003 生理学 10
01 (全日制)多能干细胞与转化医学 硕博连读生
02 (全日制)营养分子流行病
03 (全日制)衰老,营养干预,干细胞
04 (全日制)能量代谢调控,衰老与衰老相关疾病
05 (全日制)营养感应和代谢调控
06 (全日制)甲状腺激素调控代谢及甲状腺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
07 (全日制)营养与慢性代谢疾病
071009 细胞生物学 15
01 (全日制)细胞死亡与免疫代谢 硕博连读生
02 (全日制)肿瘤转移与微环境调控
03 (全日制)皮肤干细胞命运调控与病变
04 (全日制)肿瘤细胞可塑性的表观遗传调控
05 (全日制)免疫遗传与免疫代谢
06 (全日制)造血干细胞归巢与增殖微环境研究
07 (全日制)核酸与分子医学
08 (全日制)黏膜免疫与天然淋巴细胞
09 (全日制)生理代谢、肿瘤代谢
10 (全日制)血液肿瘤和造血干细胞的调控机制
11 (全日制)代谢与免疫
12 (全日制)消化道肿瘤恶性演变的分子机制及转化医学研究
13 (全日制)真菌毒素危害与控制
14 (全日制)免疫衰老的调控及致病机制
15 (全日制)血液与循环系统疾病研究
16 (全日制)肿瘤代谢及细胞极性的分子调控机制
17 (全日制)疾病易感基因识别和功能研究
18 (全日制)肿瘤代谢微环境
19 (全日制)细胞器互作;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途径;代谢性疾病
20 (全日制)染色体外环状DNA;损伤应激对免疫系统的调控
21 (全日制)肿瘤分子生物学
22 (全日制)肿瘤代谢与翻译后修饰
23 (全日制)代谢重塑与细胞命运决定
0710Z2 计算生物学 20
01 (全日制)适应性进化理论及分子机制开发检测算法 硕博连读生
02 (全日制)皮肤基因组学,人类表型组学
03 (全日制)生物信息学、系统神经科学,节律生物学
04 (全日制)统计生物信息学
05 (全日制)人类遗传变异,基于多组学大数据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法
06 (全日制)生物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07 (全日制)计算生物学;肿瘤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
08 (全日制)生物信息学、肿瘤系统生物学
09 (全日制)生物医学大数据的机器学习和网络分析
10 (全日制)组学、生物信息,肿瘤免疫
11 (全日制)肿瘤基因组学、单细胞组学
12 (全日制)统计遗传学
13 (全日制)营养流行病和膳食干预
086000 生物与医药 5
01 (全日制)生物医学大数据的机器学习和网络分析
02 (全日制)竞争情报、专利情报
03 (全日制)食品营养与功能食品、食品生物技术
04 (全日制)表型组学
05 (全日制)食品安全
06 (全日制)生物情报学
100100 基础医学 10
01 (全日制)免疫学--免疫遗传与免疫代谢 硕博连读生
02 (全日制)免疫学--黏膜免疫与天然淋巴细胞
03 (全日制)免疫学--代谢与免疫
04 (全日制)免疫学--免疫衰老的调控及致病机制
05 (全日制)免疫学--血液与循环系统疾病研究
06 (全日制)免疫学--黏膜免疫,肿瘤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疾病
07 (全日制)免疫学--肿瘤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炎症,代谢性疾病,炎症反应
08 (全日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细胞死亡与免疫代谢
09 (全日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多能干细胞与转化医学
10 (全日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肿瘤转移与微环境调控
11 (全日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营养分子流行病
12 (全日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皮肤干细胞命运调控与病变
13 (全日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营养感应和代谢调控
14 (全日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疾病易感基因识别和功能研究
15 (全日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造血干细胞归巢与增殖微环境研究
16 (全日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核酸与分子医学
17 (全日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能量代谢调控、衰老与衰老相关疾病
18 (全日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血液肿瘤和造血干细胞的调控机制
19 (全日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消化道肿瘤恶性演变的分子机制及转化医学研究
20 (全日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肿瘤代谢及细胞极性的分子调控机制
21 (全日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营养与慢性代谢疾病
22 (全日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甲状腺激素调控代谢及甲状腺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