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简称上海应物所)成立于1959年,原名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2003年6月经国家批准改为现名。
上海应物所是国立综合性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以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科学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兼顾核技术等优势学科在生态环境、生命健康、材料领域的若干前沿应用研究;引领国际钍基熔盐堆研发,力争尽快成为国际领先的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研究中心、原始创新策源地和科技人才高地,为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的解决方案。研究所坐落于上海市嘉定区,占地面积共约400亩。
上海应物所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总体目标是用20年左右时间研发第四代的裂变反应堆核能系统以及钍铀循环技术,并达到工业应用,建有钍基熔盐堆缩比仿真装置等一系列大型试验台架设施。上海应物所还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工程、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工程、首台套国产质子治疗装置、中科院“变革性洁净能源”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核能综合利用”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基金委重大项目等重要科研任务。上海应物所建有核能科学分析测试中心(CMA/CNAS资质)、辐射安全检测中心(CMA资质)、制氢材料与氢能产品检验检测中心(CMA资质)、国家能源核电仪表研发(实验)中心辐照实验室(CNAS资质)等第三方检测实验室。
目前,上海光源大科学中心继续依托上海应物所培养研究生,我所研究生教育围绕熔盐堆、钍铀燃料循环、核能综合利用以及加速器科学与技术、光子科学与技术、核科学技术与前沿交叉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2020年起我所进行了管理体系改革,实行所与教研室两级责任体系,强化培养过程管理。现设有熔盐堆物理热工教研室、熔盐堆工程与技术教研室、先进能源存储和转换技术教研室、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教研室、核能材料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光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加速器物理与技术教研室、同步辐射前沿应用教研室等8个教研室和应用加速器教研组1个教研组。
网址:www.sinap.cas.cn
邮箱:liuqing@sinap.ac.cn
单位代码
|
80014
|
单位地址
|
上海市嘉定区嘉罗路2019号
|
邮政编码
|
201800
|
联系部门
|
科研与教育处
|
联系电话
|
021-39194958
|
联系人
|
刘青
|
电子邮件
|
liuqing@sinap.ac.cn
|
目录类别
|
硕士
|
网址
|
http://www.sinap.cas.cn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
预计招生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5
|
|
|
01 (全日制)极端条件下核物理/粒子加速器物理/表界面物理/裂变反应堆物理/激光伽马源与光核物理
|
①Z002综合能力(二)
|
|
070207 光学
|
|
|
01 (全日制)高亮度X射线光学/X射线成像理论及方法/同步辐射与自由电子激光相关物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
①Z002综合能力(二)
|
|
070301 无机化学
|
|
|
01 (全日制)放射化学/辐射化学/熔盐物理化学/能源材料化学/纳米材料和纳米生物学
|
①Z002综合能力(二)
|
|
082701 核能科学与工程
|
|
|
01 (全日制)先进核能工程(反应堆工程与技术、反应堆设计与堆安全)
|
①Z002综合能力(二)
|
|
02 (全日制)先进材料工程(反应堆材料与工程、堆机械设计与力学结构)
|
同上
|
|
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
|
|
|
01 (全日制)粒子加速器技术/辐射探测与信息处理/同步辐射前沿实验方法/先进核科学技术/氚科学与技术/核与辐射安全
|
①Z002综合能力(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