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2月3日,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微生物所是以微生物资源、工业与应用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与分子免疫为主要研究领域,面向国际前沿,面向国家需求,在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利用开发、工农业发展、能源开发、人口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施成果转化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所是首批获得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和自行增列博士生导师单位,1988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现设有生物学、基础医学和药学三个一级学科,包括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等七个二级学科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点;设有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点。拥有一支学术造诣精深、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导师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30余人,博士生导师70余人,在学研究生500余人,在站博士后80余人。报考条件同中国科学院大学有关规定,报考程序按国家统一部署进行。 网址:www.im.cas.an 电子邮件:enroll@im.ac.cn
单位代码 | 80113 | 单位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 邮政编码 | 100101 |
联系部门 | 研究生部 | 联系电话 | 010-64806191 | 联系人 | 王老师 |
电子邮件 | enroll@im.ac.cn | 目录类别 | 硕士 | ||
网址 | http://www.im.cas.cn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预计招生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71005 微生物学 | 2 | |||
01 (全日制)微生物药物的研发与活性评估 |
李金娥
|
①Z002综合能力(二) | ||
02 (全日制)真菌与病毒互作机制 |
刘晓
|
同上 | ||
071007 遗传学 | 1 | |||
01 (全日制)病原与植物攻防信号转导与蛋白翻译调控 |
王金龙
|
①Z002综合能力(二) | ||
0780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1 | |||
01 (全日制)微生物天然药物化学 |
刘玲
|
①Z002综合能力(二) | ||
086000 生物与医药 | 6 | |||
01 (全日制)微生物培养组 |
蔡磊
|
①Z002综合能力(二) | ||
02 (全日制)微生物组功能与互作 |
高程
|
同上 | ||
03 (全日制)高价值化学品的生物合成研究 |
唐双焱
|
同上 | ||
04 (全日制)黏细菌基因编辑技术开发 |
王罗医
|
同上 | ||
05 (全日制)微生物酶催化及计算机蛋白质设计 |
吴边
|
同上 | ||
06 (全日制)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合成生物学与新药研发 |
周珊珊
|
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