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是由中国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定位于生物能源与过程领域科技创新的战略高技术研发机构,2009年7月,获批中央事业法人单位。2020年1月,依托研究所院省市三方共建山东能源研究院,同年12月,依托研究所与研究院筹建的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挂牌,形成 “所、院、室”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青岛能源所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创新驱动与需求牵引融合、人才引育与成果产出融合、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融合,聚焦新能源、新生物、新材料领域,开展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和系统集成重大创新研究,突破领域前沿科学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提供重大创新成果和系统解决方案,努力抢占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制高点,在满足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不断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青岛能源所设有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三个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共4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两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形成了涵盖生物、化学、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学科培养体系。 青岛能源所共有30个科研团队,各类职工、研究生15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及顶尖人才专家1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专家10人、国家级青年人才专家10人,中国科学院引才计划、山东省泰山学者等省部级人才计划专家109人次。 青岛能源所现建有太阳能光电转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山东省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21个省部级平台。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985项,竞争性科研经费38.38亿元。累计发表SCI论文5066篇。累计申请专利2322件,其中发明专利2184件,授权专利1058件。 建所以来,青岛能源所面向世界绿色能源与材料领域科技前沿,面向国家能源、资源与环境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产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成功合成出首例晶体介孔沸石分子筛;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实现产业化;HN材料生物合成实现行业应用与迭代升级;固态电源系统关键技术有力支撑深海应用;二代生物柴油获得产业化推广应用;生物天然气产业化技术与装备实现国产化替代,国内产能实现亿方/年;高通量单细胞检测平台及分析仪实现产业化;梳枝丁戊橡胶新材料创制、合成与应用解决我国高性能合成橡胶“卡脖子”问题;宇航级燃料电池突破高可靠燃料电池堆密封设计与组装关键技术,成功完成我国首次燃料电池太空在轨试验。 研究所为在读研究生提供丰厚的日常助学金(硕士年补助不低于4.2万元、博士年补助不低于6.6万元),还设有海内外院士专家、企业等捐赠的多元化奖学金。 本目录中标示的招生人数为2026年预计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和国科大下达计划后,培养单位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分专业计划数为准。 欢迎广大学子报考研究所,共同为我国新能源、新生物、新材料领域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和力量! 研究所官方网站:www.qibebt.cas.cn/ 青岛能源所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edu.qibebt.ac.cn/ 招生咨询部门:研究生处 招生咨询联系人:韩老师 招生咨询电话:0532-80662787 招生咨询邮箱:yzb@qibebt.ac.cn

单位代码 80179 单位地址 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189号 邮政编码 266101
联系部门 研究生处 联系电话 0532-80662787 联系人 韩老师
电子邮件 yzb@qibebt.ac.cn 目录类别 硕士
网址 http://edu.qibebt.ac.cn/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预计招生 考试科目 备注
071000 生物学 0   以实际招生为准
01 (全日制)微生物生理代谢及合成生物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④888生物学综合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   以实际招生为准
01 (全日制)固态锂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98材料专业综合
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0   以实际招生为准
01 (全日制)生物化工、绿色催化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8化工原理
085600 材料与化工 3   以实际招生为准
01 (全日制)材料与化工(青岛能源所)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5物理化学(乙)
086000 生物与医药 1   以实际招生为准
01 (全日制)生物与医药(青岛能源所)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8生物化学④888生物学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