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合,方得始终——专访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杨国强教授

  • 招生办公室
  • 2016年03月14日

 杨国强,1963年11月生于湖北黄石,籍贯安徽阜阳。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曾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研究员、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化学系博士后/研究助理,法国阿尔萨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主要在光功能化合物和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材料合成、性能及其作用机理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光化学开放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处长、所长助理、副所长。

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副校长;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主任,化学所和分子科学中心学委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感光学会理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亚洲大洋洲光化学理事会理事,J. Photochem. Photobiol. A:Chem.主编助理,J. Photochem. Photobiol. C 编委,《影像科学与光化学》《化学通报》《高压物理学报》编委。

由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想象的她应该有着高傲的姿态、时尚的身影……但真正步入“国科大”校门时,我发现自己错了。

从地铁站出来伫立在她面前时,夜幕已然降临,夜色中的“国科大”显得尤其宁静、质朴。进入校门,一大片草坪扑面而来,清新的绿色、混合着凛冽空气的青草香冲击着到来者的视觉和嗅觉;走在路上,偶尔有几名学生或老师模样的人从身边经过,或来去匆匆或轻声交谈;铺满落叶的银杏路上,金黄的树叶与灯光交相辉映,说不出的美丽动人;建国初期建造至今还在使用的两层建筑,屋顶上红色的瓦片在黄色墙体的衬托下更加庄重低调、朴实,这是“国科大”带给我的第一感受。

第二天我们如约见到了杨国强副校长,采访结束后,再重新审视这所院校,才发现昨晚自己看到的仅仅是她的一面。虽然是理工类院校,学校氛围依然轻松、活泼,充满活力;即使是培养科研技术人才的场所,仍不乏人文、艺术情怀;既有玉泉路校区的端庄大方,也有雁栖湖的典雅时尚……“国科大”原来已融合许多元素,处处带给人惊喜!

《高校招生》:杨校长您好!非常欢迎您做客“高端访谈”!您本科就读的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硕士、博士是在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所度过的,工作之后也一直与化学相伴,感觉您与化学的情结越来越浓。

杨国强:还真是这样的!其实早在读初三时,我已下定决心将来学习化学,因此高考填报志愿,我在选择专业时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化学。之所以在初中之时就有这样的决心,和我的父亲有很大关系。我父亲是因为腿部血管堵塞进而引起血液中毒去世的,当时我想如果可以创造一段“血管”代替被堵塞的血管,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现在“人造血管”已运用于医学领域,但那时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略显天真的想象。创造新的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加上我本身对化学非常感兴趣,因此就选择了化学。在化学领域学习和工作了这么多年,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我非常喜欢化学,它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科学。

《高校招生》:通过您的介绍,可以看出您学习化学的初衷是非常简单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肯定对化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您能否谈谈化学的魅力在哪里?

杨国强:首先,如我前面提到的,化学可以创造物质,并且是唯一一种可以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我认为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此。其他比如数学、物理等领域的科学的研究内容都不是创造新物质的,而是对已存在物质、现象的研究。或许学习生物、医药也能创造物质,但生物、医药领域内物质的创造其基础还是化学,这些领域新物质的产生也是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的。举例来说,如果你想要创造出一种现在世界上没有的材料,那么你就可以通过设计分子入手,合成制备出来,从而获得想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是很复杂和艰难的。或许你觉得这种想法难以实现,但其实现阶段很多材料追溯到几十年或百年前都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些新型材料最后或许是经过材料学家、生物学家、药学家等不同身份的科学家制作或呈现在大众面前的,但这些新型材料的创造所依靠的一定是化学。

其次,在创造物质之前,首先需要认识并深入了解它的性质与构造,这也是化学另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物质的特性许多都无法通过我们生理的感官体验,但可以借助一些物理手段或设备就可以认识到一些分子的性能,可以通过谱学方法推测出分子的形状及结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的不仅仅是“看到”和“发现”带来的兴奋,当通过研究最终做出新型材料并在运用中体现出它的特性时,激动之情与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高校招生》:提起“中科院”,大家都不陌生,但“国科大”由于迄今为止只招收了两届本科生,很多考生和家长还存在一些疑问,尤其很多人会把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两所具有相同背景的院校产生混淆,您能对这两所学校进行区分并说明学校的不同和特色吗?

杨国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是在中国科学院提倡全院办学的背景下成立的。上世纪70年代迁到了安徽合肥,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了一所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

    实际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并不是一所新成立的大学,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中科院已经开始了研究生的培养,当时国务院还审议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在那个年代研究生主要在“中科院”进行培养。到了1978年,国家充分认识到如果要发展科研实力,必须培养自己的高端科研人才,因此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研究生院。201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并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至此“国科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体系。“国科大”的培养依然以研究生为主,如今“国科大”在读研究生有四万多人,本科生经过两届的招生只有660余人。随着教育体系的完善,相信我们“国科大”一定会在本科生教育领域迅速成长为国内一流大学。 

    《高校招生》:您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之前,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从您的描述看来,您一直从事的是与创新、研究相关的科研工作。从负责创新的科研人员转变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工作者,您觉得这种转变最大的不同或感受是什么?

杨国强:事实上,研究生培养也属于教育的范围。从这个层面上说,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十多个春秋了,当初在中科院化学所,无论从事科研还是后来成为副所长时科研、行政并重,所从事的工作都与研究生教育息息相关。

当然,如今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副校长一职,与教育工作的相关程度更大也更直接。就我个人而言,这种身份的转变存在着很深的意义及联系,这也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办学特色决定的。实际上,“国科大”就是希望科研工作者来从事教育,用国科大校长丁仲礼的话来说,就是“让创造知识的人来传授知识”。我个人非常喜欢这句话,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近几年来,中国在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列,我们在“创造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传授所创造的知识。如果广大工作于科研一线的人员能更多地参与到教育工作中来,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尽早接触和了解世界科学前沿的动态,这无论对科研工作者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必要且意义重大的事情。

《高校招生》:“让创造知识的人传授知识”,相信会给更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众所周知,中国科学院是我国重要的科研机构,并且是“国科大”办学的依托,那么“中科院”的师资或科研成果会对“国科大”的本科生培养提供怎样的便利条件?

杨国强:首先,从课程设置来讲,在本科生招生筹备初期,学校利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也就是中科院科技情报中心,对国际知名院校的课程设计进行了调研,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莫斯科大学等多所世界一流名校。除了参考世界一流名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体系外,学校也结合了中科院自身的科研背景及科研实力,使“国科大”的本科教学形成了一个比较科学的课程及教学体系。比如“国科大”在入学初期即十分强调学生“数理”课程的学习,这是在长期的科研过程中获得的认知。对于理工类的专业来说,“数理”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是从事化学研究的,但在研究工作中常常感到自己当初的数学训练不够。因此“国科大”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五门数学课和五门物理课,与大多数其他大学非数学、物理专业的学生相比,课程压力更大。我们的一名学习生物的同学曾“骄傲”地说,自己的数理基础可以秒杀许多在其他大学学习数理专业的学生。这从一定程度表明学生对这种课程设置带来的好处深有体会。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实行普遍的“学业导师制”。大家都知道,一般大学在研究生阶段才会为学生配备导师,但是国科大在本科阶段即为学生配备了导师。不仅配备导师,而且导师的“阵容”十分强大。2014年,学校共有33位院士出任本科生学业导师,2015年学业导师队伍中,院士人数增至了46位。除了学业导师外,学校的任课教师中也有院士。科学家班主任由科学院各个研究所的所领导和资深科学家担任。

还有,中国有70%左右的价值以亿为单位的大型科学装置属于中国科学院。这些大科学装置,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做实验或者讨论课时可以利用的。在本科阶段就了解和接触到这些现代大型装置,一方面可以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兴趣, 另一方面为本科生做课题研究提供便利,这是其他院校所不具备的。

《高校招生》:刚才您谈到“国科大”目前仍以研究生培养为主,对于本科的招生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从最近两年的招生计划来看,也只是在国内部分省市招生,招生人数相对有限。相信许多考生与家长对于学校以后是否会扩大招生规模或招生地域,是否会为更多学子提供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十分关心。

杨国强:(笑)其实学校也收到一些考生与家长,包括社会其他相关人士提出相关方面的疑问。2014年,我们只在10个省市招生;2015年,招生区域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湖北省,扩展至了11个省市;2016年,我们希望能再增加1个省份。

如果说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那么“国科大”本科生教育则希望培养“精英中的精英”。为什么这样说呢?“国科大”在招生之时秉承的是所招之人皆为精英的理念,凡进入“国科大”进行学习的本科生都会得到平等的对待。当然这种对待是以培养精英中的精英为前提的,希望学校的每个本科生都能得到学校精心的培养。所以,在未来的招生中,我们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当扩招,也会逐年有计划地增加招生省份。

另一方面,未来国科大的招生专业和院系也会有所扩展。现今,国科大本科的招生专业只有六个,但这六个学科的本科生在毕业后能够到更多的专业领域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和工作。如数学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研究生时除数学领域外,还可以进入经济、金融、计算机相关领域进行学习,物理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学习电子或微电子方面的专业,化学专业的学生还可以进入生物或者环境等领域专业的学习……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希望能逐渐扩展一些学院,与一些实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有能力建立一个完整培养体系的研究所进行科教融合,在他们的协助下成立新的学院,从而增加招生专业。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会坚持自己培养“精英中的精英”这个教育原则,总体上还是会对招生规模进行严格控制的。

《高校招生》:从招生计划中能看出学校招生的六个专业涉及的都是基础学科,您认为报考“国科大”的考生是否应该具有某些特质?

杨国强:这个应该说是有的,这也和“国科大”一直以来设定的为国家培养科学技术领军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可分割。我们希望进入“国科大”的学生能在学校完成本科、硕士、博士这样一个完整系列的学习。学校既然抱着学生能在科研这条道路上走得更久、更远的希望,那么希望报考我校的学生能够满足几个要求。

首先,进入“国科大”学习的学生必须对科学或科研的学习和工作充满热情、怀揣热忱。每年招生面试时,我们面对考生再三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你热爱科学或想要成为科学家吗?”我们寻找的是发自内心热爱科学或某一学科的学生,这份热爱是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其次,我们会问的第二个问题是“你能吃苦吗?”这种“吃苦”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吃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区别。平时所说的“吃苦”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忍受体力劳动上的辛劳,而这里所说的“吃苦”更多指向的是精神层面。科研道路本就是不平常的一条路,在这条道路上科学家们要付出许多的时间与精力,或许需要忍受其他人不能忍受的孤独,因此我们希望报考“国科大”的学生,能有这种吃苦的精神或者至少做好吃苦的准备。最后,我们也希望报考我校的学生能具有人文情怀。虽然我校是一所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但还是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均衡、全面地发展,不希望他们存在特别偏科的现象。当然我们也并不排除一些学科领域确实存在这样的特殊人才,但数量毕竟十分有限,并且我们相信,如果一个学生在热爱理工类专业的同时又具有人文情怀,在他/她以后的科研道路上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除了这几个条件外,学生是否勤奋努力也很重要。除了个别的学科需要特别的才能外,其实大部分学科只要你非常努力去学习和工作,都有希望成为非常优秀的科学家。

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的话,热爱科学、具备吃苦的精神或准备、对某个学科感兴趣、具有人文情怀,还有就是能够在学习中勤奋努力的考生更适合报考我校。

《高校招生》:学校希望培养“精英中的精英”,并致力于把本科生培养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和未来科技的领军人才,这与国内其他院校的培养目标或许有所不同,那么学校为实现这样的目标,为学生创造了哪些条件?

杨国强:这种条件的创造,更多地体现在培养模式或教学体系的设立上。如我之前提到过的,“国科大”课程及培养体系在设置时参考了世界上众多一流大学,这种条件下设立的教学课程及模式对学生来说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之前提到的,入学之初加强“数理”学科的训练,及“小班教学”等方式。加强“数理”训练的作用,前边已经提到过了,这里不再多说。而“小班教学”意义也非常重大,所谓“小班教学”就是教学班级的学生人数很少。接触过大学教育的人们都知道,大学时期的课堂尤其是一个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班级人数动辄上百,老师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和学生交流。而我们“小班教学”则不同,我们一个班级的人数一般控制在六十人以内,有的可能少至十多人,这样教学形式可以相对灵活,课堂氛围也能更加轻松,加上我们的教师都是工作于科研一线的人员,学生可以与老师面对面地交流、探讨科研问题和前沿发展趋势,这将对学生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再者,我们实行“三段式”的培养模式。所谓“三段式”教学是把本科生的教育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本科生入学的前一年半时间为第一阶段。虽然学生在入学时已经选报了专业,但是在这一阶段内所有专业的学生都须学习基本相同的公共基础课及素质教育的课程。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能够为以后的学习或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阶段的学习完成之后,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即为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学生会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第三个阶段即是第四学年的国外学习和科毕业论文。后面两个阶段将把本科生课程与研究生课程相衔接,夯实基础。“三段式”的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获取丰厚的理论知识,又能及早接触科研项目,这些都为以后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入校之后学校会为学生提供两次调整专业的机会。我校的学生在入学时虽然选报有专业,但在第一阶段时学习的很多课程都是一样的。有些同学在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可能会发现自己或许对自己录取的专业外的其他专业更加感兴趣,这时他就可以申请转换专业。这是学校提供的第一次转专业的机会,这次转专业没有条件限制,可以在全校所有本科专业中选择专业。第二次是在第二阶段的学习结束之后,这次转专业就需要学过所转专业的课程,达到专业的要求。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机,只有学生对某一领域感兴趣,他将会在科研的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并有所成就。

《高校招生》:通过您的讲述可以看出,“国科大”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做了许多努力,也花费了很多心思。但现在也有这样一种认知,认为大学不应该仅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也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您之前也提到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人文情怀,那么学校为他们人文情怀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什么样的平台?

杨国强:学校现在为学生提供的平台,是连我都十分羡慕的。虽然我们是理工类的大学,但是学校每周都开设有人文讲座。这种人文讲座和一般院校所开设的讲座略有不同,除了自愿参加旁听的人文讲座外,我们还有一些人文讲座是作为课程形式设置的“艺术与人文修养讲座”,学生是必须要参与的。这些人文讲座邀请的都是相关领域著名的学者、专家,如我们会邀请中央音乐学院的院长或副院长为我们讲授音乐方面的知识,若涉及到美术、艺术领域,我们会邀请中央美术学院的知名学者进行讲解……

人文知识的讲授除了以必修课的形式出现外,在选修课中也能看到。比如我们就开设了中外音乐作品赏析、中国哲学传统与智慧、西方文化选读、中外美术作品赏析、中国历史与文化等。还有“创意写作”、“分析性写作”等课程,这在国内其他理工类院校中应该是不多见的。通过这类课程的开设,我们希望学生能掌握写作的技巧,这不仅能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也有利于将来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研究论文的写作。

当然,一所大学中成立的各种社团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个很不错的平台,而作为一所“年轻”的本科院校这种优势尤其明显。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于一所本科生招生刚刚起步的院校来说,她的社团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也正因为这样,学生们才会有了巨大的发挥空间。如果某位学生具有某方面的特长或爱好,并想要与他人共同交流、学习,那么他就可以发起组织成立一个社团。社团组建、管理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这个应该非常容易理解,组织社团首先是对个人领导能力的锻炼;如果要社团、学习两不误就必须要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协调能力。对于社团的领导成员,我们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不能因为社团工作而影响了学习。舞蹈社团就有这样一名女生,她个人非常喜欢舞蹈,平时也会去参加学校包括社会组织的各种舞蹈比赛并取得过不错的名次,尽管如此,她还是学校某个学科的第一名。

当然,学校对于这种“民间组织”的成立包括活动的举办,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在这种宽松条件及校领导的支持下,每次这种“民间活动”举办得都十分成功,设施齐全,场面壮观,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这种社团的成立,活动的举办,实际上都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校招生》:不久前,国家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目标的提出对“国科大”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契机?

杨国强:“一流”对“国科大”来说并不是新鲜的名词,开办研究生院时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建设成为世界上一流的研究生院,所以当“国科大”成立时我们的目标之一就是希望她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大学。 加上我们的培养目标,一直也都在朝这个方向不断地努力着。当然,国家这个战略后续会有与之相配套的其他政策的出台。站在“国科大”的角度,一定可以沐浴到国家政策的阳光。 “国科大”有这样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不仅会获得中科院的帮助,也会得到教育部大力支持的。

《高校招生》:如今,考生及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都会选择一些参考标准,比如是否是“985工程”“211工程”院校,或者学校专业是否进入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来判断大学和专业实力。据目前数据显示,“国科大”在这两方面均未有所涉入,考生与家长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学校的实力或者专业特色?

杨国强:“211工程”“985工程”院校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重点高校建设项目,最近几年已不再增设。最近,国家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985工程”“211工程”的色彩已经弱化了。在国家实施“211工程”“985工程”时,我校还没有本科生教育,不是普通高校,因此没有参加相关建设项目。但这并不代表“国科大”的实力不如进入其中的大学。众所周知,国科大是中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如果没有足够的师资实力和科研支撑,根本不可能满足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条件。因此,相信我们的本科教育也能做得十分出色。

目前,了解学校及专业的途径还是比较多样化的。最直接的方式是拨打学校招生办公室的咨询电话010-88256215,会有专业的老师进行详细地解答。当然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本科教育网、招生信息网,教育部的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都有“国科大”及开设专业的详细介绍。此外,学校也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ucas1978),考生可以多加关注,通过微信公众号不仅能了解到学校和专业的相关信息,还能听到已经入学的师兄、师姐们的各式“炫”校,或许还会有其他意料之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