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书记出席“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学术周”活动并为兰大学子作报告

  • 招生办公室
  • 2018年05月22日

“在我读书的年代,兰州大学代表着令人敬仰的追求卓越的精神高度,如今她依然寄托着人们对这片热土的爱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5月17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张杰院士以亲切的开场白拉近了与500余位兰大学子的距离。

张杰在兰州大学开讲

  百年名校历久弥新,同样经过时间洗礼,是什么力量、以怎样的方式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我们又将如何把握时代机遇?随即,张杰以“未来已来 唯变不变”为题的报告,引领了一次对新科技/产业革命的思考。

  通过梳理过去三次科技/产业革命,张杰指出,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推动了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并造成了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人类数千年来的需求不外乎应对三大挑战:饥荒、瘟疫和战争,而过去一百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使温饱、健康和安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那么,基本需求得到解决后,人类社会将往什么方向发展?在张杰看来,答案是由物质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这是我们思考新科技革命的出发点。”他说道。

  物质生产开始出现过剩、能源问题正得到根本性解决,不同于物质经济时代的发展主要以产品和能源的丰富程度来表征,科技创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驱动力。张杰表示,对知识的追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转化为财富空前加速。

  张杰带领兰大学子回顾历次科技/产业革命,并启示道:科技革命作为产业革命先导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前一次科技革命为后一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世界科学中心每80~120年就会发生一次转移,谁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策源地谁就是世界强国。

  那么,人类业已置身其中的新科技革命是怎样的?

  张杰提出,重新审视人类需求,对幸福、永生、超能的追求已替代温饱、健康、安全成为人类新需求;新科技革命的基础是思维范式的转化,即以往科技革命是基于对物理规律决定的因果律的认识,进而改造世界,而大数据思维范式则是基于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在万物之间建立起关联关系而得出的结论。

  “互联网是对传统社会的颠覆,大数据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张杰说。数据密集科学使人类产生知识空前加速,新产业革命正与之紧密交融,当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迎来了新科技革命。

  如何抓住眼前的机遇?—大数据。张杰强调,谁拥有最好的大数据基础设施,谁能产生和占有最多、最全的数据,谁有最高、最快、最好的数据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谁能最有效地利用与开发数据的价值(算法+应用服务),谁就将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策源地。

  他指出,未来,国家竞争的焦点将从资本、土地、人口、资源转向数据空间,全球竞争版图将分为数据强国与数据弱国两大阵营,值得振奋的是,中国具备成为数据强国的优势条件。不过,结合近来的中国芯片之殇,张杰强调,“现在到了我们真正下决心的时候。”

  事实上,中科院是在信息基础建设核心芯片和关键装备布局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成建制科研力量:在桌面CPU、服务器CPU、人工智能芯片、基带芯片、未来网络建设等核心芯片和装备上均已取得成果。

  这是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体现。建院之初,中科院因使命而生,不仅制定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计划》,而且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两弹一星”任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药物自主创新、橡胶工业发展、解决钾肥短缺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首次合成人工牛胰岛素等。

  中国科学院大学秉承着这份初心,在新时期承担起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的责任。其发挥“科教融合”的办学特色与优势,正在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未来已来、唯变不变,关山万里,我们终将辉煌。”张杰寄语。

报告现场座无虚席

  一场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彩报告结束了,留给兰大学子的思考远远没有结束。随后,张杰就学生的问题如文理兼容、交叉学科、高等教育发展等,进行了解答和深入交流。

  本次报告将“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学术周”活动推向高潮。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院士表示,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在过去几十年的并肩前行中共同受益,是教学相长、科教融合的典范。“在兰大启动梦想,血液里流着兰大人的基因、文化和记忆;在中科院放飞和践行梦想,拓宽视野和认识,开展科研。这是最优质、最不平凡的学习和修炼之道。”严纯华说道。

报告结束后,张杰参观兰州大学博物馆并接受兰大学生记者采访